隨著全球化加速,跨國高考移民現象引發關注。留學之路并非唯一,國內名校同樣值得追求。本文探討了高考移民的奧秘,并介紹了多種升學途徑。無論是國際學校還是藝考,都有機會實現名校夢。我們也應理性看待“曲線救國”這一策略,正確運用在各個領域。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跨國高考移民現象逐漸成為社會熱點,本文《跨國高考移民成熱點:兜個大圈也可上名校》由留學之家(liuxue8com)于2023年3月21日轉載自環球網,揭示了這一現象背后的種種奧秘。
要成為跨國高考移民,除符合學校的其他報名資格外,還需持有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并且最近4年(截至入學年度的4月30日前)內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一年中實際在外國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以入境和出境簽章為準,這一規定使得許多家庭不惜花費巨資,將子女送往海外接受教育。
在眾多升學途徑中,高考無疑是家長和學生最為關注的焦點,它不僅是 *** 類(包括 *** 高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廣播電視大學和網絡教育等)的基礎,更是無數學子通往名校的必經之路。
北京私立匯佳學校作為一所老牌國際學校,其歷屆IB課程學生在IB國際大考中成績斐然,該校培養的畢業生主要流向英、美、澳、加等國的名校,如美國藤校、英國G5等,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家庭將目光投向了跨國高考移民這一途徑。
姜維,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諸葛亮北伐的重要將領,他在姜維死后82年,一封密信的出現,引發了人們對歷史的重新審視,這封信是否真的讓諸葛亮可以瞑目?讓我們一探究竟。
這封密信表明,姜維并未叛國投敵,而是為了尋找機會,假意叛變,實則內心依舊忠誠于蜀漢,這封信的出現,讓人們感慨,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姜維原本是曹魏將領,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被諸葛亮收降,并委以重任,諸葛亮深知蜀 *** 才匱乏,若不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蜀漢將在自己去世后不久亡國,姜維成為了諸葛亮接班人的熱門人選。
有人認為姜維辱沒了諸葛亮的名聲,直到姜維去世后的八十多年,東晉的權臣桓溫發現這封密信,雖然只有文章開頭的那幾句話,但足以表明姜維的信念,他并未忘記諸葛亮的遺志,只是詐降鐘會。
藝考,作為一條通往名校的曲線之路,吸引了眾多藝術生的關注,藝考是否可以考入重本?本文將為你揭曉答案。
藝考往往文化課成績達到410左右就可以錄取,舞蹈生291分,音樂生350左右,這種文化課成績,都是建立在藝術生聯考過線的基礎上,450分以下藝考生錄取率降低,但如果專業課成績特別突出,文化課成績稍微低一點,也有幾率被心儀院校錄取,如果想要穩上一本,分數最好能夠達到500以上。
播音主持藝考一般都在400分~500分左右能上一本,藝考播音藝考170專業分不能上一本,播音與主持藝術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藝術學類專業,藝術生想要上一本大學,需要達到相應的高考成績要求,現行高考分為文化課和藝術類考試兩個部分,但不同省市的考試分數線有所不同,具體情況請參照當地招生部門公布的錄取分數線。
以福建為例,音樂藝考500分以上能上一本,藝術類能上一本的大約只有5%—10%,所以你必須是頂級的藝術生。
曲線救國,這個成語源于我國抗日戰爭時期,意為通過采取冒險或曲線的方式達到目標,比傳統的直接方法更可靠或更有效,這個成語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被誤解為采取不正當手段來達到目標。
曲線救國的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各個方面,如民間慈善、政治和經濟層面的問題解決等,在民間慈善方面,曲線救國可以用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一些慈善機構通過舉辦公益活動,吸引社會關注,從而籌集到更多善款。
曲線救國作為一種策略,最初指抗日戰爭時期 *** 實行的降日 *** 政策,即指使一部分軍隊和官員投降日本,變成偽軍、偽軍官,然后和日軍一起進攻抗日根據地,以求得在日本侵略者保護下維持其統治,這種策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維護統治的目的,但也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