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今天我們走進道教的神秘世界,探尋三清四帝的神秘面紗。他們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守護者和教化者,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一起感受道教的神圣與莊嚴,傳承這份獨特的文化遺產。
在古老的道教傳說中,三清四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存在,他們不僅是道教信仰的核心,也是眾多神話故事的主角,他們究竟是誰呢?
我們來說說四帝,四帝,顧名思義,是指地位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他們分別是:
1、中天紫微北極大帝:這位天帝掌管天經地緯、日月星辰,統(tǒng)御諸星和四時氣候,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存在之一。
2、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這位天帝以長生不老著稱,是道教中長壽的象征。
3、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這位天帝代表大地,象征著土地的肥沃和豐收。
4、中央紫微北極太皇大帝:這位天帝協(xié)助玉皇大帝執(zhí)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是宇宙秩序的維護者。
我們談談三清,三清,是道教最高神靈的合稱,他們分別是:
1、玉清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宇宙的創(chuàng)造者,是道教的最高神祇。
2、上清靈寶天尊:靈寶天尊是宇宙的守護者,掌管著宇宙的秩序。
3、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稱太上老君,是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教誨“道可道,非常道”成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在道教信仰中,道德天尊即老子被說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的,這樣的說法不僅賦予了老子神圣的地位,也使得三清尊神的等級序列更加完整。
在道教眾多的宮觀中,三清殿和玉皇閣是不可或缺的建筑,它們分別供奉著三清和玉皇大帝,除了這兩大殿宇,還有專門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頭戴冕旒,身著朝服,雍容華貴,宛如人間帝王形象。
在道教的大型齋醮儀禮活動中,除了供奉三清外,還會別設四御之神位,道書稱“各居一列,各全其尊”,四御各尊神也分別有其神誕之日,如玉皇大帝的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極大帝的十月二十七日、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的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的三月十八日。
三清和四御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高,他們的權利似乎更加高于神權,到了宋代,為了體現(xiàn)道教和神權兩種文化的地位,當時的皇帝將兩者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天庭最高統(tǒng)治者天帝的稱謂,這種結合既體現(xiàn)了道教的神權地位,也彰顯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在《西游記》中,五莊觀道童口中的三清四帝,究竟是什么來頭呢?
三清,是上古正神鴻鈞老祖座下三大弟子,分別是:
1、太上老君:創(chuàng)立道教(八景宮),是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2、元始天尊:創(chuàng)立闡教(昆侖山玉虛宮),是闡教的創(chuàng)始人。
3、通天教主(靈寶天尊):創(chuàng)立截教(云臺山碧游宮),是截教的創(chuàng)始人。
四帝,則是鎮(zhèn)元大仙的故人,九曜元辰則是他的晚輩下賓,正因為鎮(zhèn)元大仙身份地位極高,所以天上的神仙都沒資格受他的供奉。
鎮(zhèn)元大仙的五莊觀,有一棵天開地辟的靈根人參果樹,萬年一收獲,只得三十個果子,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這樣的神奇果樹,使得五莊觀成為了仙界中的一片凈土。
在《西游記》中,觀世音菩薩曾說:“鎮(zhèn)元子是地仙之主,我也讓他三分。”可見,鎮(zhèn)元大仙的地位之高,鎮(zhèn)元子身為地仙之祖,為何要向觀音行禮呢?在《西游記》中,有一位很厲害的大仙,他不供養(yǎng)三清四帝,只供養(yǎng)天地二字,這位大仙就是鎮(zhèn)元大仙。
1、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他們是道教的最高神靈,分別代表著宇宙的創(chuàng)造、守護和教化。
2、四御: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中央紫微北極太皇大帝,他們是輔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尊神,地位僅次于三清。
3、四帝:在《西游記》的道教中所崇奉的地位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分別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中央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三清四帝,不僅是道教信仰的核心,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形象和故事,成為了人們心中永恒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