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購進農產品的進項稅額時,可以采用兩種主要方法:投入產出法和成本法,投入產出法是指根據當期農產品的耗用數量、平均購買單價以及扣除率來計算,公式為:當期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 =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 × 平均購買單價 × 扣除率 / (1 + 扣除率),而成本法則是根據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和扣除率來計算,公式為:當期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 = 當期主營業務成本 × 農產品耗用率 × 扣除率 / (1 + 扣除率)。
進項稅額還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進項稅額 = 買價 × 扣除率,對于購進或銷售貨物過程中支付的運輸費用,可按運輸費用金額和7%的扣除率來計算進項稅額。
需要注意的是,農產品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算方式包括:一般納稅人購進已稅農產品—憑票抵扣進項稅額11%;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計算抵扣進項稅額(11%、13%);納稅人購進流通環節全免稅的農產品;以及收購煙葉的進項稅額(涉及煙葉稅,較為特殊)。
收購農產品的進項稅抵扣稅率通常為13%,具體計算公式為:進項稅額 = 買價 × 扣除率,購進農產品時,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可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來計算進項稅額。
對于用于生產銷售或委托加工16%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抵扣稅率自2018年5月1日起調整為12%,總的抵扣稅率為10%,但需注意的是,這1%的抵扣并非在購進時即可抵扣,而是在企業生產消耗農產品時才能抵扣。
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抵扣方式主要依據稅法規定,通過合法的發票和憑證,將購進免稅農產品的金額從應納稅額中扣除,免稅農產品包括免征增值稅的種植業、養殖業和林業等生產領域的部分產品。
免稅農產品的進項稅額計算通常以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9%的扣除率進行,根據最新政策,該扣除率已更新為9%,一般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免稅農產品,可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可抵扣進項稅額的憑證包括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憑證包括批發、零售環節納稅人銷售免稅農產品開具的免稅發票。
農產品收購進項稅的計算方法為:進項稅額 = 買價 × 扣除率,這里,買價指的是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在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上注明的價款,以及按照規定繳納的煙葉稅。
具體會計處理方式為:借記原材料等賬戶(發票注明金額 × (1 - 13%)),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發票注明金額 × 13%),同時貸記銀行存款(發票注明金額)。
進項稅額抵扣是對已繳納稅款的全部或部分抵扣,是一種特殊的免稅、減稅,購進免稅農產品是其中的一種抵扣方式。
免稅農產品的進項抵扣計算較為簡單,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9%的扣除率(根據最新政策更新)計算進項稅額,公式為:進項稅額 = 買價 × 扣除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可以按照11%的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但如果加工后的產品適用稅率是13%,則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計算農產品進項稅額的扣除方法如下:
對于購進或銷售貨物過程中支付的運輸費用,可按運輸費用金額和7%的扣除率來計算進項稅額,購進用于生產或委托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