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詩人杜甫的《前出塞之六》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無奈,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句詩,寓意著在戰斗中要抓住關鍵,直擊要害,全詩如下: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2、《前出塞之六》是杜甫《前出塞》組詩的第六首,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反思,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一句,強調戰爭雖殘酷,但應有節制,不應無休止地殺戮。
3、“擒賊先擒王”的下一句是“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出自《前出塞之六》,這句話意味著在戰爭中,首先要抓住敵人的首領,然后才能有效控制局勢,同時也要注意殺人要有節制,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邊界。
4、“射人先射馬”的下一句是“擒賊先擒王”,出自《前出塞之六》,這句話強調了在戰斗中要抓住關鍵,直擊要害,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最后一句“再多殺傷”是對《前出塞之六》中“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的補充,意味著戰爭雖殘酷,但應有節制,不應無休止地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