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們,今天我們來揭秘漢字“跳”的奧秘。它由足部起跳,筆順中的第八畫是撇,書寫時需遵循特定的順序,才能展現出其優美的字形。跳字不僅代表著跳躍的動作,還有振動、逃離等多重含義,其演變歷程也反映了漢字的豐富內涵。讓我們一起探索漢字之美,感受文字的力量吧!
漢字“跳”,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出現,其含義豐富,用途廣泛,跳的第八畫究竟是什么?跳的筆順又是如何書寫?下面,我們就來深入解析這個問題。
跳的第八畫:撇
我們要明確跳的第八畫是撇,跳字的筆順如下: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撇、點、提、豎彎鉤、撇、點,在這個筆順中,第八筆即為撇。
跳的筆順書寫技巧
了解跳的筆順后,我們再來看一下如何書寫跳字,跳字共有13畫,其正確的筆順對書寫美觀度有很大影響。
1、部首:足,跳字的左側是足字旁,書寫時,先寫足字旁的豎,再寫橫折,接著是橫。
2、豎,接下來寫一個豎,位于橫的下方。
3、橫,然后寫一個橫,橫在豎的右側。
4、豎,緊接著寫一個豎,位于橫的下方。
5、橫,再寫一個橫,橫在豎的右側。
6、豎,寫一個豎,位于橫的下方。
7、提,然后寫一個提,位于豎的上方。
8、撇,接下來是第八畫,也就是撇。
9、點,寫一個點,位于撇的下方。
10、提,再寫一個提,位于點的上方。
11、豎彎鉤,接著寫一個豎彎鉤,位于提的右側。
12、撇,然后寫一個撇,位于豎彎鉤的下方。
13、點,最后寫一個點,位于撇的下方。
跳字的釋義與用法
跳字的釋義有多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跳躍:兩腳離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動作,跳高、跳水、跳舞。
振動:物體因外力作用而發生的周期性運動,彈簧跳、琴弦跳。
古同“逃”:逃離、逃跑,跳墻、跳槽。
跳字的演變與引申
跳字在演變過程中,其形狀和含義都發生了變化,最初,跳字的形象是兩個人分別用腳蹬地,使身體向上或向前,后來,跳字的形狀逐漸簡化,但其含義仍然保留,跳字還引申出了越過、一起一伏地動等含義。
通過對跳的第八畫、筆順書寫技巧、釋義與用法以及演變與引申的解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個常見的漢字,了解漢字的筆畫順序和結構,不僅有助于提高書寫美觀度,還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漢字的內涵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