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流行用語中,人們常常提及的“二時代”,又被稱為2.0時代,這是對社會模式的一種新的描述,其源頭可以追溯到IT行業的習慣稱呼。
從2006年底開始,國內主流財經媒體紛紛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上。商業2.0、Web2.0、營銷2.0等與2.0相關的名詞頻繁出現,這標志著人們已經意識到一個新的經濟時代——2.0時代的來臨。
Web2.0是對Web1.0(即2003年之前的互聯網模式)的升級版,它包括了一系列新的互聯網應用元素,如博客、Rss、Web service、開放式API等。這些應用的底層是XML和接口協議,它們是在互聯網2.0的理論和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包括六度空間理論、長尾巴理論等。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概念是“企業2.0”。這是創新2.0時代的企業形態,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工具和社交媒體等社會工具應用,實現用戶創新、大眾創新等,完成企業從生產范式到服務范式的轉變。企業2.0平臺倡導以“分享”為核心的業務管理,旨在幫助企業成員更便捷地溝通、獲取信息資源等。它的應用不僅體現在業務效益的提升上,如提出更具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更高的營收利潤等,而且在客戶滿意度、知識管理、員工忠誠度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具體來說,企業2.0平臺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通過該平臺,企業可以與客戶實現良好互動,提高客戶對企業產品的認知和關注;為客戶提供多種服務渠道,滿足客戶的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度;通過移動通信等技術提高溝通效率;促進內部員工提出創意和看法,加強協作和知識管理;培育開放與交互的企業文化氛圍,提高員工忠誠度。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也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的社會經濟發展新形態。它是互聯網思維的實踐成果,代表著先進的生產力,推動著經濟形態的演變。它通過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在這種新的社會形態下,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和社會各領域。
在教育領域,隨著教育2.0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育模式被打破,教育變得更加有趣、平等,成為新思維的產生和改變的催化劑。與此個人自組織成為互聯網的核心特點之一。在Web 2.0時代中每個用戶都是作者的中心地位更為凸顯。因此可以說二時代或稱為當今流行時尚語的稱謂描述了一種社會形態的轉變也反映出了我們對生活和社會變遷的認知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正是我們對于現今經濟形態社會現狀及其發展大勢的共同理解和共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