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今天我們要講述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80后小學校長張玉滾,用他的無私奉獻和堅守信念,成為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楷模。他用扁擔挑起山鄉(xiāng)的未來,用愛心點亮孩子們的希望。讓我們向張玉滾學習,用愛心和執(zhí)著,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精神,它穿越時空,觸動心靈,這種精神,就是無私奉獻,堅守信念,2018-201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中,一位來自河南省南陽市鎮(zhèn)平縣的80后小學校長張玉滾,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種精神,成為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楷模。
頒獎詞中這樣描述他:“扁擔窄窄,挑起山鄉(xiāng)的未來;板凳寬寬,穩(wěn)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zhí)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這段話,既是對張玉滾老師無私奉獻精神的贊美,也是對他堅守信念的肯定。
張玉滾,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卻用他的執(zhí)著和堅守,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灑進黑虎廟小學,張玉滾便開始了新的一天,他走進廚房,從櫥柜里舀出米,淘洗干凈,放進大鍋,倒入清水,妻子張會云將灶里的柴火點燃,慢慢熬煮,等到一鍋粥咕嘟咕嘟冒出了香噴噴的熱氣,張玉滾輕輕撇起小半勺,送到妻子唇邊,這時候,天已經(jīng)大亮,張玉滾夫婦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他們沒有豪華的住所,沒有豐厚的收入,但他們擁有的是一顆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心,張玉滾說:“我是一名教師,我的使命就是教書育人,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2002年8月,剛剛師范專業(yè)畢業(yè)的張玉滾,跟著老校長來到學校,走進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映入眼簾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臺子,里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而當下最困難的是,沒有老師教這些“土孩子”。
面對這樣的困境,張玉滾沒有退縮,他毅然決然地留在了這里,成為一名民辦教師,他不僅要承擔起教學任務,還要負責學校的后勤工作,他既是校長,又是數(shù)學、英語、品德社會、科學四門學科的教師。
17年來,張玉滾一直堅守在黑虎廟小學,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資助了多名貧困學生,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
張玉滾的事跡感動了無數(shù)人,他也因此獲得了許多榮譽,2019年,他被評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并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頒獎詞中這樣評價他:“他,是一位80后小學校長,他扎根黑虎廟小學多年,先后教過500多名孩子,培養(yǎng)出16名大學生,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資助了多名貧困學生,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他,是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教師,他用愛心和執(zhí)著,點亮了山鄉(xiāng)的未來。”
張玉滾的事跡,不僅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他的故事,激勵著無數(shù)人投身教育事業(yè),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他,就是那個用扁擔挑起山鄉(xiāng)未來的張玉滾,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教師。
張玉滾的教育理念很簡單,那就是“用心教書,用愛育人”,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品德和人格。
在他的課堂上,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做人,他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始終保持一顆善良、正直的心。
張玉滾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啟示,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勇往直前,我們要有一顆愛心,用愛心去關愛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我們要敢于擔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玉滾,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教師,他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愛,就能創(chuàng)造奇跡,讓我們向張玉滾學習,用愛心和執(zhí)著,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