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值法的概念:D值法,柱的抗側移剛度不但與柱的線剛度和層高有關,而且還與梁的線剛度有關,柱的反彎點高度也與梁柱線剛度比、上下層橫梁的線剛度比,上下層層高的變化等因素有關。
日本武藤清教授在分析了上述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反彎點法中柱的抗側移剛度和反彎點高度進行了修正。修正后,柱的抗側移剛度以D表示,故此法又稱“D值法”,也稱為修正反彎點法。
D值法有四項假定:假定計算目標柱及與其上下相鄰柱的線剛度均為ic;假定計算目標柱兩端節點及與其上下左右相鄰的各個節點的轉角均為θ;假定與目標柱相交的橫梁的線剛度分別為i1,i2,i3,i4;假定權計算目標柱及與其上下相鄰柱的層間水平位移均為Δμ。
反彎點法是指水平荷載為主時,框架分析得到的彎矩圖里,框架柱腳彎矩和柱頂的彎矩符號是相反的(彎矩轉動方向相同),一正一負經過零,零點位置叫反彎點,反彎點都位于柱中點附近。反彎點法是一種手工計算的簡化近似計算方法之一種。適用于規則框架。
鑒于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具有上述受力變形特點,如能求出各柱的反彎點位置及反彎點處的剪力,就可以利用靜力平衡條件求出各桿件的內力。因此解題的關鍵是確定各柱反彎點的位置及反彎點處的剪力。
D值法和反彎點法的區別:
1、概念不同
D值法指柱的抗側移剛度以D表示,故此法又稱“D值法”。反彎點法指水平荷載為主時,框架分析得到的彎矩圖里,框架柱腳彎矩和柱頂的彎矩符號是相反的(彎矩轉動方向相同),一正一負經過零,零點位置叫反彎點,反彎點都位于柱中點附近。
2、性質不同
D值法是柱的抗側移剛度不但與柱的線剛度和層高有關,而且還與梁的線剛度有關,柱的反彎點高度也與梁柱線剛度比、上下層橫梁的線剛度比,上下層層高的變化等因素有關。
反彎點法是鑒于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具有上述受力變形特點,如能求出各柱的反彎點位置及反彎點處的剪力,就可以利用靜力平衡條件求出各桿件的內力。
反彎點法的性質:
風荷載或水平 *** 對框架結構的作用,一般可簡化為作用于框架節點上的水平集中力,在此荷載的作用下,其受力與變形具有如下特點:
1、各桿的彎矩為直線分布,且每個桿均有一個零彎矩點即反彎點;
2、在固定端處,角位移為零,但上部各層節點均有轉角存在,節點的轉角隨梁柱線剛度比的增大而減小;
3、如忽略梁的軸向變形,同層內各節點具有相同的側向位移,同層各柱具有相同的層間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