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1.5是指你站在距離國際標準遠用視力表5米處,遮住另一只眼,能看到視力表的倒數第二行。一般只要能達到1.0(倒數第四行)就算是正常視力,你視力1.5,可能存在少量的遠視,看遠處不受影響,如果眼部疲勞了,看書看手機可能會有些吃力。
人眼的視力檢查分遠視力和近視力的檢查。遠視力為1.0的視力,就是一個正常的視力。而所謂近視力就是40cm閱讀的視力。正常情況下,有一個小的視力檢查表,用于檢查患者近視力。近視力更多的意義和年齡大的人有沒有老花眼關系更密切,在視力表里如果能看到最小字的那行應該是正常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老花,之后看小字就會出現困難,有的人可能就表現為把視力表移得遠一點,有的人覺得要把手機的字放大一點,這種情況則提示為他的近視力不好,可能出現老花,或者是有的人出現黃斑的疾病。
遠視力大家知道的更多一些,1.0的視力是正常標準的視力,但是也不是1.2、1.5就更好,因為視力過好的人如果進行驗光,這類人群往往是有一定遠視眼的情況發生,所以1.0的視力是標準的視力。但如果要想看每個人的眼睛視力是不是正常,則需要進行驗光檢查。
眼睛視力的發育是逐步完善的過程,所以不同年齡段正常視力的范圍不同。如果是成年人,正常的裸眼視力應該在1.0以上。如果是未成年人,根據年齡的不同,視力范圍也不一樣。三歲左右裸眼視力通常在0.4左右,六歲的時候視力可以達到0.8,八歲時可以發育到 *** 狀態,達到1.0左右,之后就會穩定在這個狀態,1.2或者1.5也屬于正常的裸眼視力。
因此在視力檢查的時候,如果不在正常的范圍,一定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明確引起視力下降的具體原因,只有根據具體的病因才可以對癥治療,讓視力重新恢復正常。
視力1.5是用的小數視力表(國際標準視力表),5.0則是用的5分視力表。小數和五分視力表對比如下:
在我國主要使用標準對數視力表,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標準視力表根據測量距離和測量功能分為近視力表和遠視力表,近視力表測量距離為25厘米,測的是近視力;遠視力表測量距離為5米,測的是遠視力,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常用的是遠視力表。
正常情況下將視力不低于1.0(5.0)作為正常視力的判斷標準。但這個標準對幼兒來說不完全適用。因為學齡前兒童視覺仍處于發育過程,6歲后相對穩定。對于不同年齡的孩子應采用不同標準判斷視力是否異常。一般3歲孩子視力≥0.5(4.7),4歲視力≥0.6(4.8),5歲視力≥0.8(4.9),6歲及以上視力≥1.0(5.0),就說明視力正常。